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

向聖城出發 - 苦路 (Stations of the Cross)就是耶穌由山園祈禱開始,到被比拉多審判,其後被釘死在加 爾瓦略山上所走的路, 全長約500公尺。 拜苦路,就是紀念耶穌在這段路上 所受的苦難及死亡。


苦路位於耶路撒冷的舊城山區,名符其實,不論街道、兩旁建築物都是一個舊字。但沒有舊的臭味和厭惡,反而有清爽自在的感覺,是一個樸實可愛的舊城區。










第一處 耶穌被判死刑

起點位於第一處對面的學校(Omariya School) 。因為是集合點,遊人特別多,我們從東面的獅子門(Lion gate) 沿著耶穌的足跡往上走。











 司祭長、長老及經師,和全體公議會商討完畢,就把耶穌捆綁了,解 送給比拉多。比拉多問他說:「你看,他們控告你這麼多的事,你什 麼都不回答嗎?」耶穌仍沒有回答什麼,以致比拉多大為驚異。每逢 節日,總督慣常給民眾釋放一個他們所要求的囚犯。比拉多說:「你 們願意我給你們釋放猶太人的君王嗎?」他原知道司祭長是由於嫉妒 才把耶穌解送來的。但是,司祭長卻煽動群眾,寧要給他們釋放巴辣 巴。比拉多願意滿足群眾,就給他們釋放了巴辣巴,把耶穌鞭打後, 交給他們,釘在十字架上。(谷十五1,4-6,9-11,15)

第二處 耶穌肩負十字架

 (The Monastery of the Flagellation),沿著舊城區狹窄的道路往前走。












 兵士把耶穌帶到庭院裡面,即總督府內,把全隊叫齊,給耶穌穿上 紫紅袍,編了一個茨冠給他戴上,開始向他致敬說:「猶太人的君 王,萬歲!」然後用一根蘆葦敲他的頭,向他吐唾沫,屈膝朝拜 他。他們戲弄了耶穌之後,就給他脫去紫紅袍,給他穿上他自己的 衣服,然後帶他出去,把他釘在十字架上。(谷十五16-20)

第三處 耶穌體力不支,第一次跌倒地上

 每一處我們不可停留太久,因為地方不大。

 

 他沒有俊美,也沒有華麗,可使我們瞻仰;他沒有儀容,可使我們 戀慕。他受盡了侮辱,被人遺棄;他真是個苦人,熟悉病苦;他好 像一個人們掩面不顧的人;他受盡了侮辱,因而我們都以他不算什 麼。然而他所背負的,是我們的疾苦;擔負的,是我們的疼痛。
 (依五十三2-4a)





第四處 耶穌遇見了自己母親

聖堂門前不乏有商販擺賣紀念品
  









西默盎祝福了他們,又向他的母親瑪利亞說:「看,這孩子已被立 定,為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和復起,並成為反對的記號──至於 你,要有一把利劍剌透你的心靈──為叫許多人心中的思念顯露出 來。」(路二34-35)

 第五處 西滿負擔耶穌的刑具

 在此處,耶穌支持不住了,手扶了牆一下,赫然留下了手印。遊人爭相觸碰,希望能與耶穌距離拉近。







  


他們把耶穌帶走的時候,就抓住一個從田間來的基勒乃人西滿,把 十字架放在他肩上,叫他在耶穌後面背著。(路廿三26)

第六處 韋羅尼加為耶穌抹面。 有一婦人為耶穌抹面,聖容留在手帕上。該手帕現收藏於梵諦岡教堂內。

 在大街兩旁總有不少分支小石路,縱橫交錯,總有點滄桑感。

 











 求你不要向你的僕人隱藏你的慈顏,因為我正處在困厄中,求你從 速垂憐。求你親近我的靈魂,施予救贖,為了我的諸般仇敵,求你 救護。我受的侮辱、欺凌和恥笑,你都識穿;欺凌迫害我的眾人, 都在你的眼前。侮辱破碎了我心,使我憂傷難過;我期望有人同 情,卻未尋到一個,我渴盼有人安慰,也未找到一個。(詠六十九 18-21)

 第七處 耶穌再次不支倒地

  耶穌第二次跌倒,此段為苦路最高點,兩旁有婦人在擺賣蔬菜和生果。雖然是遊客區,但未見她們生活有所得益。

















  


我們還以為他受了懲罰,為天主所擊傷,和受貶抑的人。可是他被 刺透,是因了我們的悖逆;他被打傷,是因了我們的罪惡。因他受 了懲罰,我們便得了安全;因他受了創傷,我們便得了痊癒。我們 都像羊一樣迷了路,各走各自的路;上主卻把我們眾人的罪過歸到 他身上。(依五十三4b-6)

第八處 婦女為耶穌痛哭

 石梯兩旁都有小鋪買賣日常用品和食品。充滿小鎮純樸風情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 





有許多人民及婦女跟隨著耶穌,婦女搥胸痛哭他。耶穌轉身向她們 說:「耶路撒冷女子!你們不要哭我,但應哭你們自己及你們的子 女。」(路廿三27-28a)

第九處 耶穌第三次跌倒在地

紀念教堂(St.  Helen Coptic Church),始終都是古老教堂,鞏固維修工程少不了。







  


其實他從活人的地上被剪除,受難至死,是為了我人民的罪過。雖 然他從未行過強暴,他口中也從未出過謊言,人們仍把他與歹徒同 埋,使他同作惡的人同葬。上主的旨意是要用苦難折磨他,當他犧 牲了自己的性命,作了贖過祭時,他要看見他的後輩延年益壽,上 主的旨意也藉他的手得以實現。在他受盡了痛苦之後,他要看見光 明,並因自己的經歷而滿足;我正義的僕人要使多人成義,因為他 承擔了他們的罪過。(依五十三8b-11)

第 十至 十四處都在教堂內(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),

 是苦路重點地方,聚集了很多人,有些來參觀,有些來默禱。














第十處 耶穌被剝去衣裳






另有兩個凶犯,也被帶去,同耶穌一同受死。他們既到了那名叫髑 髏的地方,就在那裡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;也釘了那兩個凶犯:一 個在右邊,一個在左邊。耶穌說:「父啊!寬赦他們罷!因為他們 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。」他們拈鬮分了他的衣服。民眾站著觀 望。(路廿三32-35a)








 第十一處 耶穌懸在十字架上













 在耶穌的十字架傍,站著他的母親和他母親的姊妹,還有克羅帕的 妻子瑪利亞和瑪利亞瑪達肋納。耶穌看見母親,又看見他所愛的門 徒站在旁邊,就對母親說:「女人,看,你的兒子!」然後,又對 那門徒說:「看,你的母親!」就從那時起,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 家裡。(若十九25-27)

 第十二處 耶穌在十字架上捨生












 從第六時辰起,直到第九時辰,遍地都黑暗了。約莫第九時辰,耶 穌大聲喊說:「厄里、厄里,肋瑪撒巴黑塔尼!」就是說:「我的 天主,我的天主!你為什麼捨棄了我?」他們中遂有一個立即跑 去,拿了海綿,浸滿了醋,綁在蘆葦上,遞給他喝。耶穌又大喊一 聲,遂交付了靈魂。(瑪廿七45-48,50)

第十三處 聖母懷抱耶穌

這塊大理石,相傳是清洗耶穌屍體的地方。亦是苦路我最喜歡的地方,因為可以親手觸摸,親吻的地方,這塊大理石感覺很油滑,感覺怪怪的,信眾們將他們的物品全都放上去祝聖,連小孩也放在大石上。當離開時,發覺自己雙手還沾到了淡淡的清香。

















猶太人因那日子是預備日,免得安息日內──安息日原是個大節日 ──屍首留在十字架上,就來請求比拉多打斷他們的腿,把他們拿 去。兵士遂前來,把第一個人的,並與耶穌同釘在十字架上的第二 個人的腿打斷了。可是,及至來到耶穌跟前,看見他已經死了,就 沒有打斷他的腿;但是,有一個士兵用槍剌透了他的肋膀,立時流 出了血和水。(若十九31-34)

第十四處 耶穌被埋葬

是一間小密室,放著耶穌棺木。但通常被大型彌撒遮掩著。
 











到了傍晚,來了一個阿黎瑪特雅的富人,名叫若瑟,他也是耶穌的 門徒。這人去見比拉多,請求耶穌的遺體;比拉多就下令交給他。 若瑟領了耶穌的遺體,就用潔白的殮布將它包好,安放在為自己於 巖石間所鑿的新墓穴內;並把一塊大石頭滾到墓口,就走了。(瑪 廿七57-60)



 







到處都可以見到當地人的日常生活,穿梭舊城區各街道,衣服簡樸,不會因為這裡是聖地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。

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

向聖城出發 - 五餅二魚神蹟,我們自小就識。翻版五餅二魚餐,你我不如吃番餐。



在去參觀五餅二魚堂之前,當然要先去品嚐一下五餅二魚餐啦!  在迦利利湖旁的餐廳便可以嘗試到了。 一入到餐廳,已經有很多遊客,個個都是慕名而來,一張張長枱,一陣陣的歡笑聲。



枱上已經擺放了多塊包裹著的大餅,和一些放在大餅內的餡料和調味料。侍應隨著送上豆湯,和聖彼得魚(即鯽魚 Tabgha)。「嘩! 好大條呀!」煎得黑黑的,肉質比較硬,又大條,極難吃光。








反而那塊大餅我吃了整整一塊,加上很特別餡料,很是滿足。飲品如汽水,礦泉水等是需要另外付款的。吃完這餐後,總覺得有份參予耶穌五餅二魚的神蹟,比足夠還要多,竉愛滿溢。





五餅二魚堂 (Churches of the Multiplication of the Loaves and fishes)




 五餅二魚堂是一座天主教教堂,位於加利利湖的西北岸(Tabgha)的地方,靠近迦百農,是紀念耶穌五餅二魚的神跡。



該教堂始建於公元350年,經過多次戰亂,破壞和重建,於1982年完工。這教堂不大,都是簡樸形,呈長方形,如圍牆般,與一般我們參觀的教堂有別。




中間未端有一祭台,重點是祭台下面放置了一塊發掘出來的石灰石,相信是當年放置五餅二魚發生奇蹟的石頭。可惜的是不能親手觸摸和感應它的能量。






黑聖石前有一塊五餅二魚的馬賽克圖案,而圖上只見到四塊餅,很多解釋為:第五塊餅在籃底被視覺遮蓋著,有人解說為耶穌握著,而我確信第五塊餅已放在我們心中,讓我們覺得溫飽。



在該聖堂左邊地上有一幅5世紀的馬賽克鑲嵌畫,描繪著加利利的植物,動物和鳥類。而這幅馬賽克畫亦是遊客爭相朝聖之物。

 










耶穌出來,見有許多的人,就憐憫他們,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,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。
天已經晚了,門徒進前來,說:「這是野地,天已經晚了,請叫眾人散開,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裡去,自己買甚麼喫。」耶穌回答說:「你們給他們喫吧。」門徒說:「我們可以去買二十兩銀子的餅,給他們喫麼?」耶穌說:「你們有多少餅,可以去看看。」他們知道了,就說:「五個餅,兩條魚。」耶穌吩咐他們,叫眾人一幫一幫的坐在青草地上。眾人就一排一排的坐下,有一百一排的,有五十一排的。
耶穌拿著這五個餅,兩條魚,望著天祝福,擘開餅,遞給門徒,擺在眾人面前,也把那兩條魚分給眾人。他們都喫,並且喫飽了。門徒就把碎餅碎魚收拾起來,裝滿了十二個籃子。喫餅的男人共有五千。    可6:33-44

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

向聖城出發 - 耶穌第一個神蹟以水變酒,在迦利利湖平定風浪,和水上漂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詳。


加利利湖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,周長53公里,長約21公里,寬約13公里;總面積166平方公里,最大深度48公尺,低於海平面213公尺,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一個淡水湖。亦是耶穌呼喚首批門徒的地方。




下了車,我們沿著小路往碼頭乘基督之舟(仿古船),碼頭旁的水邊,長滿了白蒙蒙的蘆葦,蘆葦後是一些美麗的村莊,夾雜著深綠色的樹和五彩的花,我們不奇然的叫了一聲:「好美呀!」。







微風陣陣吹來,雖然是夏天,仍有清爽涼快的感覺,真的舒服透了,腦子除了記著和珍惜此情此景,已把塵世間的俗事忘記了。驚喜還是一個接一個,路兩旁的大石上都刻有花紋,有些還塗上顏色,真不知是藝術氣息爆棚,還是無聊到極㸃,連石頭都要粉色一番。

















上船前,我們往古船博物館參觀,但一見到形形式式的宗教紀念品,半寶石飾物等等,便瘋狂起來,燃燒購買慾,滿載而歸。雖然明知價錢比其他地方貴,也絕不計較。






 仿古船不大,是仿照耶穌時期的木漁船而造。可容納30至40人。待我們上了船,船員便掛上我們的國旗在船頭,隨風破浪而行。不知為什麼,在外地見到自己的國旗,總有點無名的興奮。船航行時間約一小時。













領隊在船上講著耶穌的聖蹟,船員在船上不斷兜售紀念品,我們不放過一分一秒的時間拍照。倦了坐下來時,才感覺到湖風不斷為我們送爽,在這炎夏,給了我們莫大的關愛。




耶穌便是在這種環境氣候成長的,我望著無邊際的天空,不禁問一句:「耶穌,我是否呼吸著妳2千多年前同一樣的空氣呀!」





有一天,耶穌和門徒上了船,對門徒說:我們可以渡到湖那邊去。他們就開了船。
正行的時候,耶穌睡著了。湖上忽然起了暴風,船將滿了水,甚是危險。
門徒來叫醒了他,說:夫子!夫子!我們喪命啦!耶穌醒了,斥責那狂風大浪;風浪就止住,平靜了。
耶穌對他們說:你們的信心在哪裡呢?他們又懼怕又希奇,彼此說:這到底是誰?他吩咐風和水,連風和水也聽從他了。     路​ 8 :22–25


耶穌獨自上山去禱告,到了晚上,門徒的船在海中,因風不順,被浪搖撼。
夜裡四更天,耶穌在海面上走,往門徒的船那裡去。
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,就驚慌了,說:是個鬼怪!便害怕,喊叫起來。
耶穌連忙對他們說:你們放心!是我,不要怕!
彼得說:主,如果是你,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。
耶穌說:你來吧。彼得就從船上下去,在水面上走,要到耶穌那裡去;
只因見風甚大,就害怕,將要沉下去,便喊著說:主啊,救我!
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,說:你這小信的人哪,為什麼疑惑呢?
他們上了船,風就住了。
在船上的人都拜他,說:你真是神的兒子了。       太 14:22-23


以水變酒 婚宴教堂 Wedding Church




在聖母報喜堂不遠處,便到了迦拿(Cana)婚宴教堂,大家都相信這裡是耶穌施行第一個奇蹟的地方(以水變酒)。

沿著小山路而上,彎彎曲曲,兩旁有小攤販擺買紀念品,飲品。滿溢著鄉村的簡樸,古舊的氣息。












教堂並不大和華麗,但仍然不缺來朝聖的信眾,四周都有用不同形狀的酒缸來佈置。新人喜歡在這裡舉行婚禮,她們相信在這裡她們同樣得到耶穌的祝福,將平淡如水的生活變成美酒般醇的婚姻生活。




 順著樓梯往地窖,可見到惜日的儲水道,和一個大石缸,是當年用來儲水和酒的。

 

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,耶穌的母親在那裡。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。酒用盡了,耶穌的母親對他說:「他們沒有酒了。」耶穌說:「母親(原文作婦人),我與你有什麼相干?我的時候還沒有到。」他母親對用人說:「他告訴你們什麼,你們就做什麼。」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,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裡,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。耶穌對用人說:「把缸倒滿水。」他們就倒滿了,直到缸口。耶穌又說:「現在可以舀出來,送給管筵席的。」他們就送了去。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,便叫新郎來,對他說:「人都是先擺上好酒,等客喝足了,才擺上次的,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!」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跡。(約2:1-1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