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

芬蘭一玻璃酒店(Igloo Village)


去北歐重頭戲,其中一個便是去玻璃酒店睇北極光。由聖誕老人村出發,在北極圈再往北行250公里,車程大約三個鐘,便到期待已久的圓頂玻璃酒店。




因為現在北歐是嚴冬,下午四時多便開始暗下來,四周只見一個個玻璃球散放在冰雪上,地方頗大,一望無際,看不到有其他建築物。收了全統的鎖匙,跟著指示去找自己的玻璃球。


 雪很厚,每行一步都很吃力,每步都是由雪中抽起腳來,再插入另一個雪洞中。所以領隊提議我們只帶必須品放在手提袋,大件行理真是很難隨行了。慶幸四周的雪景很吸引,原因是未試過走入聖誕咭中,雪連天,天灑雪。

房間頗細,放行理衣物的地方很少,有兩張三尺牀,頗舒服,有廁所,但冇浴室設備,要沖涼要往桑拿浴室,浴室24小時開放,有熱水供應,但由房間往桑拿浴室,除了要插秧般前往,還要在一片白雪矇矓中辨別方向,在街燈極少,四面一樣的情況下,找回自己的玻璃球難道極高。



 玻璃酒店買點是舒舒服服,清清楚楚的睇北極光,就算落雪,雪片會給玻璃溶化,不會停留在屋頂上。但是由我進入玻璃屋,雪已鋪滿屋頂,待雪積聚太大塊承受不了,才會滑下,根本看不清楚外面的環境,只有傍邊的玻璃可望遠一點。但是若果天朗氣清,屋頂冇雪,應該可以清楚看見北極光是了。


雀躍的雖然是玻璃屋,但是仍要小心,買點是玻璃,即是你見到我時,我同樣見到你,所以換衣服時要息燈,而洗手間是用上磨沙玻璃,還是見到你在裡面舞動的影子。


第二天,在白雪灰暗的早上,雖然分不到東西南北,不知吃早餐的餐廳該往那邊走?  但精靈的我,伏在房門傍,見到團友,扮作偶遇,一起同行,以為萬無一失,那知我忘記了 (物以類聚)的道理。「原來我們的相遇並非偶然」 我們一齊在雪堆上,東跑跑,西晃晃,不到一會兒已聚集了一羣迷失的羔羊。

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

芬蘭一羅凡尼米一雪上活動


馴鹿場,哈士奇狗養殖場,都是在聖誕老人村附近。探訪聖誕老人後,有沒有興趣見識一下聖誕老人的坐架鹿車呢!

薩米人是依照傳統方法治養馴鹿。最先馴鹿是用雪橇運載貨物的。隨著科學的進步,馴鹿雪橇現已成為旅客旅遊項目了。

鹿場(Reindeer Farm) 主人在厚厚的雪堆中掘出了一條跑路,讓馴鹿拉著旅客繞一圈,嘗嘗坐鹿車的滋味,大約有三、四輛鹿車供乘客使用。要坐雪橇最好早些排隊,因為馴鹿會倦,越跑越慢,甚至停下吃雪,休息。而後隨的鹿車又到了,造成塞車,而後排的馴鹿會哄前鹿車後排的旅客,如果不想滿衫沾滿口水的話,早些坐吧!


鹿場主人會穿上他們存統服飾介紹鹿場運作,在場中生了一個火爐,煲著水,讓我們邊取暖邊飲著熱水,另有一番味道。臨離開時還給了我們一張(Reindeer Driving License ) 為期五年。哈哈! 車牌我就冇,鹿車牌就有啦!

而隣近的是哈士奇狗養殖場(Husky Dog Farm) ,有人稱牠們為「愛斯基摩犬),雪撬犬是北極地區古老的品種之一,屬於可以從事粗重工作的犬種,體形健壯,常幫助許多探險家在北極工作。


 

狗橇可坐二至四人,由六至八隻狗拉著,後面有一個工作人員控制方向,速度比鹿車快,感覺上比鹿車安全。





 而那些雪犬比馴鹿幸福得多了,雪犬如果懷孕便不需工作,老了可以在此養天年。但是馴鹿除了工作,還要作我們的食物,鹿皮要作衣服,各色各樣的鹿皮物件,鹿角要作藥,紀念等。

而另一種雪地活動,是想玩但又怕的便是雪地摩托車。這種雪上活動並不便宜。如兩人坐一輛車要€300, 而單人一輛要€250。全程大約三個鐘,會在黑夜結了冰的湖面上飛駛。這活動會供應的物品包括有頭盔,一件全身的保護衣,手套,鞋襪,當然一輛雪上電單車。




一組大約有十輛車,有兩個領航員負責,在出發前,會教大家甚樣去控制摩托車,和一些簡單的手語來溝通,更要簽生死狀。我們會排成一行,一個跟一個的前行,因為我們不知湖面情況,所以要跟著領航員。

我們跟著大隊飛越湖面森林,在湖面時速限制為80公里,在森林道路為60公里。這裡場面很壯觀,只見冰面上一排排會快速滾動的燈光亂舞,北面的天空上有一片暗橙色,可惜仍然看不到北極光。

晚上氣温明顯下降,雪不斷落,雪花不斷的敲打頭盔上的鏡片,從未試過的刺激,冰冷,恐懼,由然而生,只能不斷跟著向前,絶不敢落後,怕迷失。過了湖面,奔上樹林,因觸動了樹木,樹枝上的雪球不斷向你全身拋來,都沒閒理會,只顧跟著前面的隊伍走,大約一半路程,我們停下,稍作休息,領航員送上餅、熱茶。啊!  最窩心的環節,大約十五分鐘,我們便開始飛馳下山,奔上湖面再回營地了。